•  
  • 首页
  •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第三届科创中国·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暨零碳校园建设启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5-03-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对标宁夏重点产业发展,结合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面向绿能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求,依托“科创中国”平台,开展需求对接服务,探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着力服务宁夏地区绿能数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探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以零碳校园建设为实践载体,探索校园碳中和路径,努力培养符合绿能数智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3月21日上午9时,银川科技学院第三届科创中国·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论坛暨零碳校园建设启动会在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此次大会以“智汇绿能,碳索未来”为主题,邀请能源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师生代表齐聚一趟,共同探讨绿色能源与数字智能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前沿发展,并见证零碳校园建设的正式启动。

  守望地球公益组织理事长、全国三亿青少年森林公益活动首席研学顾问谌良仲,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全宝,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王昌芳,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亚峻,银川科技学院副董事长任昱,校长白克义,常务副校长刘雄飞,副校长景天时及兄弟院校、多家企业及本校师生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凤主持。

  银川科技学院副校长景天时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对区内各协会、联合会、促进会和企业界的朋友们相聚银川科技学院,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讲到,银川科技学院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绿色能源与数字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此次论坛的召开,不仅是学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要探索,更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在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以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它将传统学习模式和实践性学习模式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双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接下来,产业学院将以零碳校园建设为实践载体,探索校园碳中和路径,紧密加强对接企业,为学生打开从“校门”通往“厂门”的通道,探索共享科研团队、共建实验基地、共育前沿项目,逐步实现把“产品搬进课堂”,把“课堂设在车间”,实现长久共赢,让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成长有通道、逐梦有舞台。

  学校常务副校长刘雄飞为数字智能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的代表企业吉安鑫戬科技有限公司授牌,标志着银川科技学院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校长白克义为在绿色能源、数字智能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宁夏清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潘生、吉安鑫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符宏军、中科院博士后吴伟民博士颁发客座教授聘书,进一步壮大了学校的师资力量,为未来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副董事长任昱代表学校与守望地球、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零碳校园建设意向书,标志着银川科技学院正式启动零碳校园建设计划。该计划将通过绿色能源利用、智能管理系统优化、碳足迹监测等手段,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校园的碳中和目标。

  在报告环节,守望地球公益组织理事长、全国三亿青少年森林公益活动首席研学顾问谌良仲以《气候变化最新动态和大学零碳校园计划》为主题作了报告。他主要从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分享了国内外高校在零碳校园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大学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当在零碳校园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亚峻作了题为《泛能源大数据驱动下的净零碳校园建设路径与实践》报告,他主要围绕泛能源大数据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理,实现校园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碳排放的有效控制。他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零碳校园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全宝作了题为《绿色低碳行动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报告,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绿色低碳行动中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他强调,未来的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宁夏清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潘生作了题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校园(能碳微电网)》的报告,介绍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校园的概念,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能碳微电网的建设,实现校园能源的自给自足与碳中和目标。他提出,未来的校园能源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

  截至目前,银川科技学院已连续举办三届科创中国·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论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较好地建设成果。今年,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大前提下,持续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主动适应宁夏及周边绿能和数智化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绿能数智现代化产业,广泛凝聚共识,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银川科技学院为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充分利用校企(校)合作、设立宁夏交建国际工程班、绿能数智卓越工程师班等建设项目为抓手,以科创中国·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等为契机,以持续推进党建引领、教学强基、青蓝筑梦、素质提升、开放合作“五大工程”为载体,着力尝试和探索新办法新路径,多方向多渠道赋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新工科理念落实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技能服务水平,助力并开拓银川科技学院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取得新突破。

  本次论坛通过主旨报告、授牌仪式、意向书签订等环节,展示了银川科技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坚定决心与创新实践。与此同时,零碳校园建设的启动,标志着学校在推动绿色发展与碳中和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银川科技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持续为宁夏高水平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银川科技学院的智慧力量。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3 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