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下午,银川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涛带队一行3人莅临银川科技学院绿能数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专项考察,深入调研基地建设运营、科普活动开展及科技资源转化情况,银川科技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院长助理杜文强、科研处处长助理李芳、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朱琳陪同考察。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基地“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碳索之路”等六大星火馆,重点察看4个核心科普展区与6个特色实训空间的运行情况。在绿色能源展厅,实时跳动的光伏功率监测数据、动态运转的风光互补发电模型吸引了考察组驻足,杜文强详细介绍了基地如何通过可视化装置解读“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化原理,以及宁夏本土煤系地层标本背后的能源科技发展历程。考察组现场观摩了科技体验的场景,对基地 “科趣工坊”“创新工坊”等板块的互动式科普设计给予肯定。

座谈会上,李芳汇报了基地建设背景与发展成效。作为依托自治区级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的科普阵地,该基地不仅是中国科协“高校星火馆”项目的实践载体,更构建了覆盖学龄前儿童至基层干部的全链条科普服务体系 ——2025年已累计接待中小学研学超500人次,开展“科技嘉年华”“政务智能培训”等特色活动12场,形成了“研学实践 + 志愿服务 + 产业对接”的科普新模式。
杨涛副局长结合分管工作对基地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绿能数智科普教育基地精准契合银川市产业发展方向,其“教学资源科普化、科普活动产业化” 的路径值得推广,尤其在科技成果展示、青少年创新启蒙等方面的实践,与科技局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工作目标高度一致。针对下一步发展,他强调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基地+企业”联动,将本地绿能数智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科普内容;二是加强科普课程标准化建设,开发适配不同群体的特色研学产品;三是依托“绿能数智科普教育基地”平台,扩大优质科普资源的辐射范围,为区域产业发展储备创新力量。

基地负责人张凤表示,将落实考察组建议,计划联合本地新能源企业打造 “产业科普长廊”,面向中小学生推出“问题链导学”研学模式,持续擦亮“高校星火馆”科普品牌。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